疏散通道是建筑物内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安全撤离的生命线。防火门作为疏散通道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阻挡火焰和烟气的蔓延,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的时间,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了解疏散通道上防火门的具体类型、设置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哪些是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这一问题,从定义、设置位置、具体类型、性能要求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对疏散通道防火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一、防火门的基本定义与作用
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建筑物防火分隔的重要措施之一。 防火门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阻止火焰蔓延: 防火门通过自身的耐火性能,能够阻挡火焰在短时间内从一个防火分区蔓延到另一个防火分区,从而控制火势的扩大。
阻挡烟气扩散: 火灾中产生的浓烟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防火门能够有效地阻止烟气扩散,为人员疏散提供相对安全的通道。
保护疏散通道: 通过设置防火门,可以保护疏散通道的安全性,确保人员能够顺利地从火灾现场撤离。
争取疏散时间: 防火门能够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的时间,降低人员伤亡的风险。
二、疏散通道上防火门的主要设置位置
在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结构中,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设置位置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区域:
防火分区间的隔墙上: 根据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物通常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防火分区,以限制火灾蔓延的范围。 防火分区之间的隔墙上必须设置防火门,例如,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楼梯间与住宅之间的隔墙上,电梯前室与走道之间的隔墙上,以及公共走道与其他功能房间之间的隔墙上,都需要设置防火门。 这些防火门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灾从一个防火分区蔓延到另一个防火分区,确保其他防火分区的安全。
楼梯间及前室: 楼梯间是垂直疏散的主要通道,在火灾发生时,楼梯间及其前室应保持安全。 因此,楼梯间与走道、电梯前室与走道、楼梯间与前室之间通常都需要设置防火门,以确保楼梯间的防火安全,防止烟气和火焰侵入,为人员提供安全的垂直疏散通道。
电梯井及机房: 电梯井是垂直贯通的,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加速火势的蔓延。 因此,电梯井的入口以及电梯机房的入口通常需要设置防火门,以防止火焰和烟气通过电梯井蔓延至其他楼层。
设备管道井: 设备管道井是建筑物内各种管道的集中场所,同样容易成为火灾蔓延的通道。 因此,设备管道井的入口也应设置防火门,以防止火灾蔓延。
特殊场所: 一些特殊的场所,例如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储藏间等,由于其功能特点,火灾风险较高。 这些场所的入口也应设置防火门,以防止火灾蔓延至其他区域。
人员密集的场所: 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剧院、商场等,为了确保人员的疏散安全,其疏散出口以及通往疏散通道的门都需要设置防火门。
三、疏散通道上防火门的主要类型
根据不同的材质、结构和开启方式,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钢质防火门: 钢质防火门是最常见的防火门类型之一,其门框和门扇均采用钢材制成,内部填充防火材料。钢质防火门具有强度高、耐火性能好、防盗性能强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
木质防火门: 木质防火门是以木材或木材制品为门框、门扇骨架,内部填充防火材料,表面再进行防火处理的防火门。木质防火门具有外观美观、装饰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对防火和装饰性有一定要求的场所。
钢木质防火门: 钢木质防火门是将钢材和木材结合在一起的防火门,通常门框采用钢材,门扇采用木材或木材制品,内部填充防火材料。钢木质防火门兼具钢质防火门和木质防火门的优点,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火性能,又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常闭式防火门: 常闭式防火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人员通行时才需要手动打开。常闭式防火门是防止火灾蔓延最有效的防火门类型,但在人员通行时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 因此,常闭式防火门通常适用于人流量较小的场所,如楼梯间、设备管道井等。
常开式防火门: 常开式防火门平时处于开启状态,方便人员通行。 在火灾发生时,烟感探测器或温度传感器会发出信号,联动闭门器自动关闭防火门,防止火灾蔓延。常开式防火门既能满足人员通行的便利性,又能保证防火安全,适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如走道、公共区域等。常开式防火门必须配备自动关闭装置和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联动控制装置。
防火卷帘门: 防火卷帘门通常安装在较大的开口处,如商场、超市的出口等。 防火卷帘门可以有效地阻止火焰和烟气的蔓延,将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四、疏散通道上防火门的性能要求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性能要求,以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些性能要求主要包括:
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是指防火门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能够保持其完整性和隔热性所持续的时间。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用途和防火分区的面积等因素,选择具有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门。 通常情况下,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为1.5小时,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为1.0小时,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为0.5小时。
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防火门在耐火试验过程中,能够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不出现穿透性裂缝或孔洞。 这是防火门阻止火焰蔓延的基本要求。
隔热性: 隔热性是指防火门在耐火试验过程中,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传递,保持门扇背火面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隔热性对于防止人员因高温而受伤至关重要。
气密性: 气密性是指防火门在关闭状态下,能够阻止烟气通过门缝泄漏的能力。 气密性对于防止烟气扩散至关重要,因为烟气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开启力: 开启力是指打开防火门所需的力。 开启力应适中,既要保证防火门能够可靠关闭,又要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打开。
自闭功能: 常闭式防火门应具有良好的自闭功能,能够确保在人员通行后自动关闭,防止火灾蔓延。常开式防火门需要配备自动关闭装置,并在火灾发生时可靠关闭。
防火锁具和五金配件: 防火门应配备具有防火性能的锁具和五金配件,以确保其在火灾高温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
五、疏散通道上防火门的维护管理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不仅需要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防火门的维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检查: 应定期检查防火门的完好性,包括门扇是否变形、损坏,门框是否松动,闭门器是否有效,锁具是否灵活,防火密封条是否完好等。
保持通道畅通: 防火门附近不得堆放杂物,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禁止擅自拆卸或改造: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拆卸或改造防火门,不得改变防火门的结构和功能。
保持常闭式防火门关闭状态: 常闭式防火门应保持关闭状态,不得随意敞开。
定期维护闭门器: 应定期维护闭门器,确保其灵敏可靠,能够保证防火门在开启后自动关闭。
定期检查自动关闭装置: 对于常开式防火门,应定期检查自动关闭装置,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可靠关闭防火门。
进行防火门使用培训: 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防火门使用培训,使其了解防火门的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相关规范标准
关于防火门的生产、安装、验收和维护管理,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规范标准,例如:
GB 12955-2008《防火门》: 该标准规定了防火门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该规范对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防火分区的划分、防火门的设置位置和耐火极限等。
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该规范对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包括防火门的设置位置、耐火极限以及防火门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等。
GA 58-2012《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该标准对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进行了规范,包括防火门的标识设置等。
七、结语
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是建筑物防火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焰和烟气的蔓延,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的时间。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疏散通道上防火门的设置、类型选择、性能要求以及维护管理。
海湾消防安全有限公司主营:GST海湾消防报警设备销售,消防工程施工改造,气体灭火、电气/漏电火灾、消防水系统施工安装,售后维修保养,检测,调试,海湾消防网站:http://www.gstcp.com/;海湾消防服务热线:4006-598-119